沈陽新樂遺址博物館
沈陽新樂遺址博物館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遺址博物館。位于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(qū)。1986年7月成立。該館收藏新樂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遺物近萬件。種類有陶器、打制石器、磨制石器、細石器、玉器、骨器、木雕藝術品和煤精制品等。陳列分兩個展廳和一處新樂下層房址。新樂遺址1985年5月正式開放,1986年改為新樂遺址博物館,1988年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,為沈陽市的旅游業(yè)又增添了一個新景點,并成為對市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、歷史教育的基地和對外窗口。
新樂遺址發(fā)現后國內外考古專家紛紛前來參觀考察,有的甚至為新樂遺址著書立說,日本學者在其《繩紋大系》一書中特意增寫了“新樂文化”一節(jié)。中國著名學者周谷城先生1986年至此參觀后題辭道:“既究天人之際,又講生態(tài)平衡,擴大歷史領域,考古學者有功!碑孆堻c睛地說出了新樂遺址的重大意義。
近幾年,為拓展新樂文化內涵,經國家文物局批準,由遼寧省考古研究所的專家親自帶隊,沈陽市考古隊和新樂遺址博物館的專業(yè)人員又在遺址保護區(qū)內進行了大規(guī)?脊虐l(fā)掘,發(fā)掘面積3千余平方米,并有許多新發(fā)現。1993年底,為了全面展示新樂遺址原始風貌,反映沈陽地區(qū)最早先民們的生產、生活場面,在遺址的東部復原建起了近十座原始社會時期半地穴建筑。每座復原建筑內,分別仿照原始先民的風俗、習慣、特點,以仿真的效果設計出“原始氏族成員集會、議事”等場景,還有“狩獵歸來”、“制陶”、“打制石器”、“炊飲”、“偶配”等等,再現了七千年前沈陽人先祖?zhèn)兊纳詈蜕a場面。
新樂遺址是沈陽歷史文化寶庫中的一顆耀眼明珠,是我市最早的人類活動遺跡,也是我市最早的村落址。新樂遺址的發(fā)現將沈陽地區(qū)有人類活動的歷史上溯到七千年前,填補了遼河下游地區(qū)早期人類活動的空白,對沈陽乃至全國的文化、科學、藝術、歷史研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新樂遺址的原始先民,用辛勤的雙手創(chuàng)造的燦爛文化將永載史冊。
沈陽的旅游景點
產品分類
出發(fā)地
產品等級
行程天數
出游預算
景點相關行程